全球資本市場迎來調整窗口

2025-08-26 15:05:48 作者:連俊

20250826093549863-8-dffe0.jpg

在與美國政府多輪博弈之后,美聯(lián)儲上周終于松口,暗示可能降息。這一轉變不僅是美國應對經濟下行風險的策略調整,也意味著全球資本市場即將迎來重要的調整窗口。

8月22日,美聯(lián)儲主席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年度經濟研討會的講話中暗示,盡管當前存在通脹上行風險,但美聯(lián)儲仍可能在未來數(shù)月降息。鮑威爾表示,在政策仍處于緊縮區(qū)間的背景下,基于經濟前景和風險平衡的變化,“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立場可能需要調整”。

本屆美國政府就職以來,頻頻向美聯(lián)儲施壓,希望迅速推動大幅降息,而美聯(lián)儲對此并不買賬,雙方一度僵持不下。就在此次年會召開前夕,仍有多位美聯(lián)儲高官出面放風,試圖平息市場關于降息的“熱情”。因此,鮑威爾的講話令市場頗感意外,市場預期美聯(lián)儲9月份降息概率迅速超過90%。當天,美國金融市場對鮑威爾的講話作出明顯回應。紐約股市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美元指數(shù)下跌0.8%,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跌超7.5個基點,至4.256%。

歷史上,美聯(lián)儲降息周期往往引發(fā)跨境資本再配置、匯率體系重構與資產價格重估。不過,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分化、債務高企與地緣政治沖突交織的背景下,此次降息的影響路徑暗藏多種風險,絕非復制以往流程的“流動性盛宴”。

美聯(lián)儲降息會削弱美元資產的相對收益,從而推動國際資本從美國流向高增長的新興市場。歷史上,那些有較高利率差和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國家經常成為資本首選目的地。資本流入短期內可緩解當?shù)厝谫Y壓力,降低企業(yè)美元債務成本,并為基礎設施投資注入活力。不過,資本短時期大量流入也在當?shù)亓粝陆Y構性隱患。新興市場國家金融體系普遍存在兩大短板:短期熱錢依賴度高與債務美元化風險突出。資本快速涌入可能推高股市與匯市估值,滋生資產泡沫。同時,由于美國經濟前景并不明朗,國內政策不確定性也較高,若美國通脹反彈或降息節(jié)奏生變,資金撤離很容易令新興市場劇烈波動。

美聯(lián)儲降息會導致美元指數(shù)承壓。當前美元指數(shù)跌破100關口,若9月份降息落地,美元或進一步走弱。這一變化對全球貿易的影響呈現(xiàn)鮮明分化:資源進口國因本幣升值降低原材料成本,短期利潤空間改善;而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則面臨價格競爭力下滑的挑戰(zhàn)。

更深層的影響在于美元信用體系松動。美聯(lián)儲在核心通脹仍達3.1%的背景下開啟降息,被部分機構視為對美元長期價值的妥協(xié)。加之降息伴隨美國財政赤字擴張,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信用基礎可能被削弱,加速全球“去美元化”進程。

降息引發(fā)的流動性擴張勢必推高風險資產價格,但對不同市場的影響卻有差異。對于美股特別是科技股而言,估值泡沫早已過度膨脹,而新興市場權益資產則有望因外資回流迎來估值修復,尤其離岸市場對利率敏感度更高,反彈彈性顯著。此外,大宗商品與黃金、加密貨幣等資產可能迎來利好。然而,資產價格上漲的另一面,則是金融脆弱性的累積。美銀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認為美國股市估值過高的基金經理占比達到創(chuàng)紀錄水平。大約91%的受訪者表示美股被高估,為該項數(shù)據(jù)自2001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比例。

與歷史上美聯(lián)儲的降息周期不同的是,本輪降息周期中政策制定者需在多重矛盾中尋找平衡,任何失衡都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

一方面,盡管鮑威爾強調“通脹預期已錨定”,但現(xiàn)實壓力并未消解。美國加征關稅舉措正在逐步推升進口商品價格,可能形成“降息+通脹”的局面。若通脹超預期反彈,美聯(lián)儲可能被迫急剎車,觸發(fā)全球流動性逆轉。

另一方面,美聯(lián)儲宣稱的“獨立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公開施壓加速降息,并威脅提名親信進入理事會。此舉可能扭曲政策節(jié)奏,進而放大市場波動。

同時,無論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還是美國自身,債務風險可能會在降息周期中被暫時掩蓋,卻不能被真正消除。若利率路徑偏離市場預期,再融資壓力可能引爆局部債務危機。

美聯(lián)儲降息是把雙刃劍:它為經濟注入復蘇動力,也埋下結構性風險的引信。美國一些人不斷宣揚降息帶來的好處,卻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硬幣的另一面”:所有貨幣寬松政策“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