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支付服務重在“簡化瘦身”

2024-03-29 10:06:52 作者:趙梅

20240329063708081-32-edf37.jpeg

近年來,移動支付快速發(fā)展,現金、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比重逐漸下降,給部分老年人帶來不便。3月7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旨在解決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支付不便問題。應秉持以人為本理念,采取多種舉措破除困擾老年人的支付壁壘。

“從有到優(yōu)”提升適老化支付服務水平。近年來,通過適老化金融支付服務網點建設,各地銀行網點基本已實現適老化服務“從無到有”的轉變。如何讓服務水平更好,相關設施更齊備,還需進一步努力。

現金、銀行卡是大部分“銀發(fā)族”的支付方式,銀行機構應抓緊對設施、設備進行“大字化”“標準化”改造,并盡可能在全網點覆蓋;還應實施營業(yè)網點適老服務標準化建設,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簡化瘦身”移動支付適老化功能。很多銀行機構上線了針對中老年支付結算的移動端版本,但界面提示不明顯、操作步驟繁瑣等問題依然存在。部分人工客服也存在轉接步驟復雜、等待時間長等問題。對此,要進一步“簡化瘦身”。對手機銀行、聚合支付、小程序等移動支付場景設置“一鍵進入”“老年專享”等功能。簡化優(yōu)化手機銀行應用軟件老年人支付業(yè)務的辦理流程,通過語音提示、導引等實現快捷辦理、支付。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宣傳,做好移動支付安全,也包括防范電信詐騙等方面的知識普及,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

構建廣覆蓋、多層次適老化支付綜合服務體系。要將優(yōu)化支付服務納入文明城市建設、社會綜合治理、營商環(huán)境評價等考核評估。文旅、商務、衛(wèi)生等多部門應與銀行機構協同,旅游景區(qū)、商場綜超、醫(yī)療機構等重點便民場所保留現金、銀行卡等傳統支付方式。持續(xù)優(yōu)化“縣鄉(xiāng)村”服務網絡,提升基礎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均等化水平,為本地老年人提供方便。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